今年AI圈超级热闹,自从Deepseek R1发布之后,Gemini、Claude、GPT已经接连发布了自家最新的模型,昨天Manus一个邀请码甚至炒到了将近6位数……

小编最近刷了好多评测,突然觉得自己像是在看“最强大脑”:

♥ 这个奥数最强

♥ 那家推理超过神探

♥ 还有个编程特长生

各个都是神童啊!

但我只想带神童回家给我干活!

焦虑之下,容易踩坑

前阵子,我脑子一热,刷了一堆“喂饭式教程”,教我本地部署Deepseek大模型。

视频里说得超级简单——买台高配电脑,装个环境,run一下就完事儿

我信了。然后呢?

✅ 买电脑花了快2万,各种安装调试折腾了整整两个周末!

✅ 关键是,我到最后都没搞懂,我到底为什么要本地部署???

✅ 跟风做完一圈,我发现根本没用上,99%的业务场景,在线工具比本地部署香10+倍!!!

你知道吗,程序员说“部署一下”的时候,可能已经省略了800个字了,可我只想知道代码要往哪里贴啊!

这事儿让我想起30年前外贸人问 “电子邮箱应该挂在墙上哪个位置?”

你说好笑不好笑?但这个事情真的是有“壁”。

冷静下来,捋捋思路

01 先简单总结一下:

对于我们跨境日常有用的AI技能,可能只占AI世界的1%不到,剩下的99%,都是技术博主们的“黑话秀场”,跟咱们可能真的关系不大。

02 调整想法,摆正位置:

我才是提要求的人!

03 梳理好关系:

AI就是我潜力无限的下属员工,得好好用!TA不是对手,TA可以是我的外挂。

04 指导思想:

我不需要懂很多AI的底,但我要懂TA的“脾气”——怎么和神童交流、怎么提要求、怎么发号施令、怎么提反馈建议。

行动起来,从工作流程切入

STEP 01

找到第一个痛点

找出目前工作中最耗时且最重复的环节,比如产品上新,SEO文章撰写,广告文案优化,每日数据分析……

STEP 02

做一做问题分解

综合性的任务比如写SEO文章,可以拆分步骤

✅ 选定核心关键词

✅ 围绕关键词拓展相关长尾词

✅ 选题并拟定文章框架

✅ 逐段协作及优化

✅ 补充相关度高的图片

✅ 整体检查关键字浓度及文意通顺度

总结思路:大问题细分小步骤,每个步骤让AI干一遍,最后你只负责把控逻辑和风格,这就是AI分步协作流。

STEP 03

尝试各个AI工具

每个AI工具都有特别擅长做的事情,比如:

♥ ChatGPT真的比Claude更懂选题、懂标题党、懂博眼球;

♥ 而Claude在严肃工作上产出很稳,文风可以很严谨;

♥ Deepseek更懂中文,也更耐心(啰嗦)、偶尔十分擅长自由发挥(胡说八道……这个必须单独开一个帖子)

STEP 04

把要求提示词提炼成模板

每一个细分步骤,挑选出最合适合作的AI平台,提炼出最优解的要求模板,比如在模板中:

✅ 给AI设定身份:“你是个跨境卖家,主要卖户外用品。”

✅ 给AI目标:请写一篇帮助用户了解登山杖选购技巧的SEO文章。

✅ 告诉AI格式要求:分成5段,每段800字左右,每段回答一个具体问题,每段都有提纲挈领的小标题。

✅ 告诉AI风格偏好:语言要朴实,偏口语化,句子要短一点比较阅读友好,适合年轻用户阅读 。

✅ 告诉AI特殊要求:避免空话,尽量举例子。

优化思路:尽量多提供背景信息,多给模板示例,多轮反馈提要求。

STEP 05

整合工作流

以前每一步都亲力亲为,现在每个环节有个潜力无限情绪稳定的神童小工,我们需要做的是拆流程+AI协作+反复打磨,这就是我们要建立的AI工作流新习惯。

还是太复杂???

没关系,

这事儿我们已经帮你琢磨透了。

复杂如AI建站这事儿,从选品调研到文案撰写,从页面布局到SEO优化,我们都拆成了一张张清晰的步骤清单,每个步骤都配上了最合适的AI工具+提示词模板。

而且,我们还准备了一场线下建站实战课,带着大家从头到尾走一遍,真刀真枪把你的第一个AI独立站搭起来。

Tell me what you need